应依据
电铸零件的形状、尺度精度与外表粗糙度、生产量等因素来规划芯模。规划时应留意如下几点:
1)关于屡次使用的芯模应有1~300的锥度,以便于脱模。如电铸的零件不允许有锥度,则应选用与电铸金属膨胀系数相差大的资料制作芯模,电铸后用加热或冷冻的办法进行脱模。如电铸零件精度需求低时,可选用在芯模外表镀(涂)覆一层易熔金属或蜡制剂的办法。
2)芯模内、外外表的锋芒尽量使用大的过渡圆弧半径,内角的半径最少要等于电铸层的厚度,以使电铸层比较均匀。
3)形状杂乱的电铸零件为便于脱模,可制成组合式芯模。
4)芯模的一端应有10mm以上的不电铸外表,作为电铸后机加工的夹持部位和基准面。
5)内角的视点应尽量大,当无法大于1500时,应装置内阳极进行电铸。
6) 即便对电铸零件的外表粗糙度没有要求,关于屡次使用的芯模,其外表粗糙度R。值也不该大于0.8μm,才干顺畅脱模。
7) 芯模的端头应有5mm以上的余量,以便电铸后将端头的结瘤、毛刺等不良电铸层切去。
零件电铸结束后,依据产品的要求,通常要求进行如下处理。
(1)机加工除了薄电铸层外,电铸层的外外表通常都比较粗糙,两头和棱边、锐角处有结瘤和树枝状结晶,因而需按零件图样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机加工。
(2)脱模。关于屡次使用的芯模常选用机械的办法脱模。当不易脱模时,可依据芯模与电铸层膨胀系数的不同进行加热或冷冻处理,使它们之间发生微小的间隙后再作机械脱模。
关于一次性使用的芯模,要依芯模材料的不同而采纳相应的脱模办法。如铝合金芯模可以在60~90℃的含氢氧化钠200~300g/L的溶液中浸蚀溶解脱模0关于含铜的铝合金宜选用含氢氧化钠50g/L、酒石酸钾钠l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4g/L、葡萄糖l.5g/L的溶液。铝芯模溶解完今后再在适宜的溶液中去掉残渣。如电铸镍可用三份硫酸加一份硝酸(体积比)的溶液于室温下进行。
关于低熔合金芯模,在烘箱和甘油之类的液体中加热(留意:液体的闪点要比加热的温度高很多)将其熔化退除。残留在电铸件上的低熔合金,按手册中所介绍的镍(或铜、铁)基体上锡、铅或铅锡合金镀层的退除办法,将其退除。
关于蜡制剂芯模可在烘箱中将其熔化退除后,再在适宜的溶剂或清洁剂中进行清洁。
(3)热处理为消除电铸镍层的内应力通常在200~300℃下加热1~2h,为提高电铸层的塑性再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为提高电铸铁层的硬度可进行渗碳或渗氮。
(4)电镀。如为提高电铸层外表的硬度而进行镀铬或化学镀镍;为提高电铸铜层的抗蚀性而又坚持其导电性而进行镀银、镀金;为提高电铸铁层的抗蚀性而进行镀镍。有时也可采纳在电铸前先在芯模上电镀这些镀层然后进行电铸的办法。